植物有機硒是人類營養(yǎng)硒來源的基本渠道,即使部分來自動物等副食品,從食物鏈的角度看,它還是來自植物硒源,因此,植物硒資源的狀況直接地影響到人類的硒營養(yǎng)狀況。對植物硒的研究,在營養(yǎng)學中極具重要的意義。同時,關于各種植物對無機硒的有機化作用,富硒植物中硒的形態(tài),含硒生物分子的分離、提取、結(jié)構(gòu)研究與生物醫(yī)藥活性研究等在醫(yī)藥和營養(yǎng)保健品開發(fā)方面也逐漸顯示出其潛在的應用價值。本文就植物有機硒的化學研究及藥理作用進行簡要論述。
1 硒化學
硒(Se)屬于第ⅥA族元素,與硫和碲通稱為硫?qū)僭?。硒元素在地球?nèi)的豐度為13μg/g,在地殼中的豐度為0.08μg/g,屬稀散元素。它在自然界中并不形成獨立的礦床,多以銅、鉛、銀、汞、鉍等硒化物伴生。目前硒工業(yè)生產(chǎn)中絕大部分硒是從銅冶煉的陽極泥中提取,從碳質(zhì)頁巖中提取硒的僅法國的曼斯菲爾德公司一家。我國湖北恩施州已發(fā)現(xiàn)一個黑色碳質(zhì)頁巖大硒礦,硒含量高達109~7188μg/g,其中的硒可能以吸附于碳有機質(zhì)的形式存在。
硒由于在其價層電子結(jié)構(gòu)中有空的nd軌道,且nd軌道可參與成鍵,因此它的成鍵類型遠比氧多。但迄今發(fā)現(xiàn)的天然存在的硒化合物的種類和數(shù)量卻遠遠不如氧,這意味著無論是硒的天然化學,還是合成化學,都將是一個極為廣闊的領域。
2 植物有機硒化合物的類型
在硒有機化合物中,硒原子可以作為配位原子(電子對供體),如與氧化鈀形成的配合物;同時它又可作為中心原子接受電子對(電子對受體),如在硒雜環(huán)與碘所形成的化合物中,硒提供空的雜化軌道接受碘的孤對電子。硒原子提供空的雜化軌道接受電子對成鍵的這一性質(zhì)應該受到高度重視。在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中,作為活性中心的硒基團,在該酶的催化過程中,就可能會動用這一性質(zhì),甚至可能同時提供一個空的雜化軌道接受電子對,和一對電子對作親核進攻。硒酶催化機制中硒原子軌道的動用情況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查證。
目前天然存在的雜環(huán)化合物中有很多含氮、氧雜環(huán)化合物,含硫的化合物也不少,含硒的卻極少報道。總體上講,這方面研究工作還非常不足,這說明硒的有機化學是一個很年輕的學科,其天然物化學研究任重道遠。下面簡單介紹植物中的含硒有機化合物。
2.1 游離態(tài)硒氨基酸
高等植物中存在的硒氨基酸有硒胱硫醚、甲基硒半胱氨酸、蛋氨酸亞砜、Se—甲基硒蛋氨酸、硒代半胱氨酸、Se—丙烯基硒半胱氨酸亞砜、硒高胱氨酸、γ—L—谷?;?mdash;Se—甲基硒—L—半胱氨酸、硒肽Selenopeptides、硒蛋氨酸、硒胱氨酸等10余種,其中硒代半胱氨酸、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通常被稱為蛋白質(zhì)氨基酸,實際上它們常以結(jié)合態(tài)(蛋白質(zhì))形式存在。
2.2 硒肽和硒蛋白
植物硒肽和硒蛋白的研究進展緩慢,直到1969年才發(fā)現(xiàn)植物中第一個硒肽—γ—L—谷?;?mdash;Se—甲基—硒半胱氨酸。一直以來,植物硒蛋白在植物化學分類學上仍然是一片空白,人們對天然硒蛋白的研究幾乎全部集中到細菌、動物和人的硒酶方面。迄今為止,至少已有7種細菌蛋白被鑒定為硒酶:甲酸脫氫酶、甘氨酸還原酶、煙酸羥化酶、黃嘌呤脫氫酶、硫酶、含硒氫化酶和含鎢甲酸脫氫酶。
2.3 硒核酸
硒核酸的研究歷史比硒蛋白更遲。1972年Saeli nger等首次發(fā)現(xiàn)硒結(jié)合進入大腸桿菌tRNA中,證實了Se—tRNA具有重要的生物醫(yī)學作用,但關于硒進入tRNA的方式還一直在探討之中:硒是否一定就是進入堿基中,還是有可能進入核糖或磷酸中呢?此外,核酸有DNA和RNA兩種,且RNA又可分為mRNA、rRNA、tRNA,現(xiàn)在只證明了Se進入tRNA中,硒是否可能進入其它類型的核酸中?比如Se—DNA的確證。
2.4 硒多糖
目前已發(fā)現(xiàn)的天然硒多糖僅有幾例,分別是對海藻、大蒜、硒酵母、黃芪、魔芋、茶葉、螺旋藻和箬葉等植物中硒多糖的研究報道。
2.5 硒甾類、類脂化合物
1980年有人提到廢水中含有硒甾類物質(zhì),1981年又提到Selellosteroids;1984年Genity發(fā)現(xiàn)用亞硒酸培養(yǎng)液培養(yǎng)的綠藻和紅藻的類脂都結(jié)合Se(飽和烴除外)。類脂含少量硒,而類胡蘿卜色素則含Se最多,指出類脂中的硒不是代謝性結(jié)合,而可能是非共價鍵的結(jié)合。
2.6 其它類
除上述之外,還有硒進人黃酮、皂甙、茶多酚、脂肪酸脂、蠟和生物堿等相關報道。曾有學者研究了9種植物對無機硒有機化的難易程度,發(fā)現(xiàn)硒進人氨基酸和蛋白質(zhì)的比率較多,前者為1.27%~13.8%,后者為8.4%~30%,進入皂甙的硒為2.8%~5.0%,進入茶多酚和多糖的硒均僅為1%左右??傊参镏惺欠窈矁r態(tài)小分子硒混合物,有待深入研究。它不僅具有理論意義,還可能發(fā)現(xiàn)一些新的生化藥物和特殊的添加劑。例如已證明許多甾體皂甙具有強心作用,預計含硒的甾體皂甙的強心作用將會加強。茶多酚是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劑,已被廣泛應用,而含硒的茶多酚可能具有更強的抗氧化作用等。
3 有機硒化合物的提取、分離、純化和組分分析
植物中某一成分的提取、分離和純化并沒有絕對的界限,提取中有分離,分離中有純化,其方法可以設計出許多種方案,只要方案設計得科學合理,一般都能得到純凈的組分。通常用以下標準衡量:產(chǎn)品純度高,不含有毒物質(zhì);收率高;工藝簡單。下面簡單地列出各種提取、分離和純化方法。
3.1 常用的提取方法
有3種:溶劑提取法;水蒸汽蒸餾法;升華法。
3.2 常用的分離和純化方法
有8種:溶劑分離法;兩相溶劑萃取法;沉淀法;鹽析法;透析法;重結(jié)晶法;色譜方法(PC、TLC、GC、LC等);電泳方法。
此外,還會用到以下提取、分離和純化技術:逆流連續(xù)萃取法;植物和動物樣品粉碎技術、濃縮技術、干燥技術、液固高壓技術、超濾技術。
3.3 常見組分分析
有11種:氨基酸、肽、蛋白質(zhì)(茚三酮法);生物堿(Ma ndeli n試劑);萜類(無特征反應);黃酮類(無特征反應);糖類[銀(銅)鏡反應,莫力許反應];核酸類(鉬藍顯色反應);醌類(顯色反應);甾類(Salkowastl反應);香豆素類(層析法,顯色法);甙類(據(jù)甙元和糖兩部分決定);鞣質(zhì)(多酚類)(高鐵鹽沉淀反應)。
4 硒的生物學效應
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。長期以來,人們都認為硒是一種毒性很大的元素,直至1957年才證實硒以低濃度存在時,有助于防止肝壞死,并能促使人和動物的生長,由此才將其列為一種生命必需微量元素。硒在生物體內(nèi)主要以有機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。主要有兩類:一類是含硒氨基酸,另一類是含硒蛋白質(zhì)。硒代氨基酸最主要的是硒代胱氨酸(Se—Cys)和硒代蛋氨酸(Se—Met),含硒蛋白質(zhì)中最主要的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(GSH—Px)。硒代半胱氨酸是多種酶輔基的必需成分,特別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在對抗體內(nèi)有氧代謝過程中所產(chǎn)生過氧化氫對細胞(亞鐵血紅蛋白)的破壞作用時硒必不可少。硒最主要的生物學功能是構(gòu)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,催化還原型谷胱甘肽變成氧化型谷胱甘肽,使有毒的過氧化物變成無毒的羥基化物。
過氧化物在GSH—Px的催化下被分解,從而保護細胞及其組織不被過氧化物損傷,特別是保護細胞器的膜,如線粒體,微粒體溶酶體的膜,硒和維生素E都是抗氧化劑,它們之間具有協(xié)同作用。此外硒參與輔酶Q的合成,拮抗有毒元素,能在體內(nèi)使有毒的金屬如汞、鉛、砷、鎘等失活,還可通過三種免疫方式即細胞免疫,體液免疫,非特異性免疫使免疫系統(tǒng)功能得到改善,從而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。
5 硒和硒化物的藥理作用
硒的藥理作用主要是參與GSH—Px的合成及抗氧化作用。每分子GSH—Px含有四個硒原子,它們?yōu)榛钚灾行脑?,是GSH—Px的輔助因子。GSH—Px能催化還原型谷胱甘肽,使有毒的過氧化物還原成無毒的羥基化合物,并使H202分解,從而保護細胞膜及細胞器膜的結(jié)構(gòu)和功能不受氧化物和過多氧自由基的損害。
活的有機體通過把分子氧還原成H2O以獲得生物能,同時產(chǎn)生大量的過氧化物、氧化物等還原產(chǎn)物,而超氧自由基會引起生物體內(nèi)自由基的連鎖反應,這種自由基反應對人體極為有害,它可以氧化細胞內(nèi)外的多種生化成分,如氧化細胞膜上的不飽和脂肪酸(脂質(zhì)過氧化反應)。該生物變性反應如果十分強烈,就會給細胞膜、線粒體膜和微粒體膜的結(jié)構(gòu)和功能造成損害,使膜的通透性離子運轉(zhuǎn)、屏障功能等均受到影響,干擾核酸、蛋白質(zhì)、黏多糖的合成及代謝,直接影響細胞的分裂、生長、發(fā)育、繁殖和遺傳。硒能阻礙組織中脂質(zhì)過氧化代謝產(chǎn)物丙二醛(MDA)在體內(nèi)與脫氧核糖核酸(DNA)反應,并能預防DNA變性,抑制腫瘤及相關疾病,提高GSH—Px的活性,阻斷體內(nèi)脂質(zhì)過氧化過程,從而有效地保護細胞膜及細胞器膜等免受損害,防治多種生化紊亂所致病變,維持生物體正常生理功能。(文章內(nèi)容來源網(wǎng)絡,僅供參考,如有不當之處請聯(lián)系刪除)